邵武在線 | swzx.com
標(biāo)題: 滄浪讀書會第62期書友讀書心得(一) [打印本頁]
作者: 詠櫻 時間: 2020-11-18 22:13
標(biāo)題: 滄浪讀書會第62期書友讀書心得(一)
本帖最后由 詠櫻 于 2020-11-18 22:33 編輯
02
《樹上的男爵》讀后感
文/王文杰
一看到這本書的設(shè)定:科希莫從12歲上樹開始,從未下地。其實這樣設(shè)定的東西我看過很多!冻粝銈髌妗防锏臒o花和尚,從生出來開始就沒有落過地,一直是在床上,打坐在鑾駕上,和無根水一樣。這人佛性極高,從生出來開始就不沾紅塵。網(wǎng)絡(luò)小說《盜墓筆記》也講了類似的東西,從制作出來開始,就從來沒有落到地上過,都是被掛起來保存的,裝這種寶物的盒子,就被叫做神仙果子。當(dāng)然最出名的還是那部電影《海上鋼琴師》 1900生于海,死于海。
無論是被楚留香識破陰謀的石觀音之子五花和尚,還是隨著船葬身大海的1900,又或者是注定被盜墓賊破壞的神仙果子,都讓我感覺到了一種濃濃的宿命論的味道。一語成讖。當(dāng)然科希莫跟前面那些不同,科希莫最終跟隨熱氣球飄散在世上,他自由的靈魂一生未曾落地。
而書中有許多地方是引起了我的共鳴的,比如在十幾歲的時候我也幻想過離家出走,小時候家里在農(nóng)村,當(dāng)時都想好了,晚上偷偷溜出去,翻過這座山那座山,就是哪里哪里,甚至有一次我直接溜出去了,然后怕黑,10分鐘就回來了。
這本書寫的內(nèi)容大概發(fā)生在18世紀(jì),資本主義覺醒開始跟封建主義斗爭的年代,時代的洪流滾滾向前。我覺得這本書跟《百年孤獨(dú)》相像的地方就在這里,都是一個時代巨變的年代,不同的是,《樹上的男爵》講述的是覺醒,而《百年孤獨(dú)》是拉美的縮影,被殖民經(jīng)濟(jì)推著向前?葡D獜囊痪鋺蜓粤粼跇渖系囊簧,經(jīng)歷了類似《魯濱遜漂流記》的樹上的開拓生活,與大盜做朋友開始愛看書的精神生活,還曾經(jīng)遠(yuǎn)游西班牙,到最后加入了時代的滾滾潮流,領(lǐng)導(dǎo)和參與革命斗爭,這一生確實是波瀾壯闊。一生在樹上束縛了他的行動,卻沒有束縛住他的精神。
這本書除了內(nèi)容豐富,更讓我覺得可貴的是,這本書的可讀性很強(qiáng),讀起來一點也不晦澀,甚至讓人欲罷不能。對比卡爾維諾的另外兩本《分成兩半的子爵》《不存在的騎士》,他的寫作技巧變得更高級了,更容易讓人讀進(jìn)去,讓人思考。
讀完之后我覺得,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被一種東西束縛著,也身處在百年未有之變局里,如果不能做到如伏爾泰盧梭那樣引導(dǎo)潮流,至少也應(yīng)該像科希莫那樣不斷學(xué)習(xí),不被時代拋棄。
最后我想說,彼亞哥跟伏爾泰說過:想要看清塵世就要保持跟它適當(dāng)?shù)木嚯x。這句話在我身上是錯誤的,因為我單身了快30年,30年一直跟愛情保持距離,旁觀了形形色色的人的愛情30年,卻越看越讓我覺得模糊,彷佛一團(tuán)漿糊。就比如科希莫和薇莪拉,科希莫如果真的是為了薇莪拉而不下樹,那為什么又去西班牙尋找愛情,在西班牙跟烏蘇拉談戀愛的時候薇莪拉在他的內(nèi)心里薇莪拉是什么位置呢,而當(dāng)時他跟烏蘇拉相愛的時候為什么又感覺離別的時候沒什么傷心呢?他跟薇莪拉相愛的時候薇莪拉的行為也是讓我完全摸不著頭腦,比如兩個人早就找了各種愛人,但是許多年后一相遇怎么就能愛上,太多太多了,完全看不懂。同樣看不懂的還有關(guān)于宗教信仰的東西,卡爾維諾這三本書都講了基督教徒和伊斯蘭教的戰(zhàn)爭,而沒有宗教信仰的我,更是無法理解宗教那些人關(guān)于宗教的情感;蛟S,這就是傳奇作家的寫作能力吧。
03
讀《樹上的男爵》有感
文/肖雪嬌
這是個好故事。它讓讀者帶著疑問讀完整本書。柯希莫如何就能在樹上生活五十多年呢?跟隨著卡爾維諾想像的腳步,讀者很順利地暢游在他的魅力文字中,一切虛構(gòu)顯得合情合理,讀起來感覺真實自然?孪D囊簧怂伎。生活在樹上,與人群保持一定的距離,并不意味著把自己孤立起來。你一樣可以熱愛學(xué)習(xí),熱愛生活,一樣可以實現(xiàn)人與人之間的交往,一樣可以心懷天下,做個心中只有他人的服務(wù)者,一樣可以感受到自己的人生價值,做一個不回避人的孤獨(dú)者,一個站得高看得遠(yuǎn)的孤獨(dú)者。因為“誰想看清塵世,就要與它保持必要的距離!
讀完此書,我更應(yīng)該給自己定下一條嚴(yán)格的規(guī)矩,那就是堅持閱讀,堅持做一只在書中尋找快樂的小蟲子。只因為卡爾維諾這樣說:“一個人甘心情愿給自己立一條嚴(yán)格的規(guī)矩,并且堅持到底,因為無論對他還是對別人,沒有這條規(guī)矩,他將不是他自己!
04
過自己想要的人生真好
文/楊素梅
看完《樹上的男爵》這本書,有兩個問題引起我的思考。第一,柯希莫為什么開始他樹上的生活。其實從如下的字里行間可以找到答案的:(1)我們的父親男爵是一個討厭的人,這是肯定的,盡管他并不壞。他討人厭是因為他的生活由不合時宜的思想主宰,(2)一只火雞端上桌,父親就緊盯著我們,看我們是否按照宮廷里的規(guī)矩切割和剔骨,(3)飯桌成了暴露我們之間的一切對立和矛盾的場所,也是顯示我們的一切愚蠢和虛偽的地方。
12歲的柯希莫正由懵懂的兒童進(jìn)入青春期,而一心為自己的爵位、上層貴族的生活費(fèi)盡心思的父親對孩子的感受置之不理。母親則是沉浸在自己的軍人世界,對孩子的思想無暇顧及。
都說家是溫暖的港灣,是避難所。那么,家人之間應(yīng)該如何相處?尤其是身為父母,應(yīng)該如何與自己孩子相處?
時常耳聞有孩子跳樓自殺,相比之下,少年柯希莫選擇樹上生活算是還好了。
“我們都是第一次做父母”,很多人把這句話掛在嘴上。但是千萬不要以此為借口。作父母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言語行為, 讓孩子愿意回到家里,愿意在你的身邊。
第二個問題:作一個特立獨(dú)行的人,按自己的喜好生活并不容易。
柯希莫回答道,“許多年以來,我為一些連對我自己都解釋不清的理想而活著,但是我做了一件好事情:生活在樹上”——這是柯希莫年老之后說的一段話。
理想是什么?又有幾個人是按著自己的理想而生活的?我想不只是柯希莫說不出來,有很多人同樣無法回答。但是有一點柯希莫是成功的——按照自己的心愿,一生都在樹上生活,并且還幫助身邊的人解決了一些事情。
對柯希莫樹上人生我心生敬意,我敬佩每一個人按自己的理想生活的人。年過半百仍然扎著兩個羊角辮的龔如心,頭上戴朵大紅花的楊二車娜姆,她們也是過自己喜歡的生活的典范。我羨慕又敬佩她們,可是自己不僅不敢這么做。并且發(fā)個朋友圈都不敢隨性而為。
其實,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有權(quán)選擇自己的生活,只要沒有影響和損害到社會及他人的生活,那么他人是無權(quán)對其進(jìn)行指責(zé)和干預(yù)的。
所以,遇到那些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而生活的人,如果他沒有觸碰和傷害到社會及他人的利益,如果你給不了他們掌聲,那就請給他們一點微笑吧。
歡迎光臨 邵武在線 | swzx.com (http://www.flslx.cn/) |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