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心化后的大埠崗,平時街上冷冷清清,只有春節(jié)和清明節(jié)人們才會回到老家。
這是大埠崗最大的古宅中翰第,有近三百年歷史。小編(毛子)就出生在這座宅院,在這里成長直到進城讀高中。
小時候玩耍的天井長滿青苔,打糍粑的石臼猶在。這座古宅我大哥還在居住,保護得還算完好。
老屋有內(nèi)外二個大院子,這是內(nèi)院的圖案,小時候嗮太陽的地方
傅姓先人建造的三座豪宅之一下東升號。其他兩座分別叫中翰第和傅氏私塾。
這座叫新厝里的老宅大院,我爺爺生活的地方。上世紀八十年代,還有三、四十戶人家,如今只有一個叫啞巴子的夫婦居住。
這是江氏的大夫第,這樣的徽派建筑在大埠崗有上百棟,有些分布在更偏遠的自然村,如很漂亮的黃氏宗祠
這條水渠叫官圳,曾是大埠崗古鎮(zhèn)的唯一飲用水源。約定成俗,清晨家家戶戶擔水儲存在自家水缸,飯后水渠才可以作為洗滌用途。
一些保存較完好的古宅
年輕人已移居城市,留守的是老人孩子
這條路叫城墻路,大埠崗以前四面有城墻,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。1992年改街前,街上還有六個圈門。
這是圈門之一,皇帝賜的貞節(jié)牌坊,改街時拆除異地重建,現(xiàn)作為福十四江公道觀外院門。
這原是陽公廟大門,也是改街異地重建,現(xiàn)為福十四江公道觀內(nèi)院門。
精美的磚雕
大埠崗古鎮(zhèn)空心化后,大多古屋人去樓空
曾是小姐繡花樓,如今無處覓麗影
幽深小巷
有些古屋破敗不堪
一些人家的老屋內(nèi)已是凄凄野草
有些二三百年的古屋年久失修已倒塌,他們的主人早已移居城市,老家只是一種回憶。
這片菜地曾經(jīng)是一座水碓舂米的老屋,現(xiàn)在種菜也算有點利用價值
這些倒塌的老屋,是家門不幸,還是子孫不肖呢?
危墻聳立,君子不立危墻之下
大埠崗古鎮(zhèn)北面是一片老樹林,曾經(jīng)是我們兒時的百草園,孩童的游樂場。
好高大的古樹,以前有幾百棵
棚子樹,兒時最愛的野果
老樟樹
幽深陰涼的樹林
兒時的百草園,現(xiàn)在成了垃圾場
這樣的垃圾山到處都是
古樹林新種植的毛竹加速了古樹枯死速度
遠眺古樹林,何時才能徹底清除垃圾山,建成休閑公園,要靠地方政府和村民共同努力。
大埠崗的老水庫,曾經(jīng)的飲用水源地。每屆地方政府治理飲用水都不力,至今沒有解決辦法,居民下雨天還是飲用黃泥巴水。
這是隔壁老王家的,大埠崗古鎮(zhèn)學習的榜樣
別人家的古鎮(zhèn),咋就保存修繕的這么美呢?我心中的夢想,發(fā)動全體大埠崗人保護古鎮(zhèn),重建美好的家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