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民健康素養(yǎng)66條(連載) 第十六條:發(fā)現(xiàn)病死禽畜要報告,不加工、不食用病死禽畜,不食用野生動物。 核心知識 許多疾病如鼠疫、狂犬病、傳染性非典型肺炎、高致病性禽流感等,可以通過動物傳播。發(fā)現(xiàn)病死禽畜要及時向畜牧部門報告,并按照畜牧部門的要求妥善處理病死禽畜。 健康行為 (1)接觸禽畜后要及時洗手,不與病畜、病禽接觸。 (2)不加工、不食用病死禽畜。 (3)不吃生的或未煮熟、煮透的禽畜肉。 (4) 不食用未經(jīng)衛(wèi)生檢疫合格的禽畜肉。 (5) 不食用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。 第十七條:關注血壓變化,控制高血壓危險因素,高血壓患者要學會自我健康管理。 核心知識 (1) 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,非同日3 次測量收縮壓≥ 140mmHg 和(或)舒張壓≥ 90mmHg, 可診斷為高血壓。 (2)超重或肥胖、高鹽飲食、吸煙、長期飲酒、長期精神緊張、體力活動不足是高血壓的高危因素。 健康行為 (1)高血壓患者應遵醫(yī)囑服藥,定期測量血壓和復查。 (2)控制食鹽攝入量不應超過6 克/ 日,多吃水果和蔬菜,減少油脂攝入。 (3) 養(yǎng)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做到合理膳食、控制體重、戒煙限酒、適量運動、減輕精神壓力、保持心理平衡。 (4)血壓正常者應每年至少測量1 次血壓,高危人群每6 個月至少測量1 次血壓。 (5) 高血壓患者應掌握家庭自測血壓方法,做好血壓自我監(jiān)測。 第十八條:關注血糖變化,控制糖尿病危險因素,糖尿病患者應當加強自我健康管理。 核心知識 (1)出現(xiàn)糖尿病癥狀加上隨機血糖≥ 11.1mmol/L, 或空腹血糖≥ 7.0mmol/L 或糖負荷2 小時血糖≥ 11.1mmol/L,可診斷為糖尿病。 (2)糖尿病高危人群:處于糖尿病前期、超重與肥胖、高血壓、血脂異常、糖尿病家族史、妊娠糖尿病史、巨大兒(出生體重≥ 4kg)生育史。 健康行為 (1) 糖尿病患者應全面了解糖尿病知識,遵醫(yī)囑用藥,定期監(jiān)測血糖和血脂。 (2)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飲食,適量運動,不吸煙,不喝酒,加強自我健康管理,預防和減少并發(fā)癥。 (3)2 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建議每年至少測量1 次空腹血糖。 確診的2 型糖尿病患者,在社區(qū)每年可享受4次免費空腹血糖檢測與面對面隨訪。 來源: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《公民健康素養(yǎng)66條——核心知識與健康行為》學生版和成人版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