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詠櫻 于 2020-11-18 22:31 編輯
微信圖片_20201118220231.jpg (383.22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44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11-18 22:09 上傳
10月8日下午三點,滄浪讀書會第六十二期圓滿結(jié)束。本期分享書目:伊塔洛•卡爾維諾《樹上的男爵》。
主 持: 駱金華 主 辦: 邵武市作家協(xié)會 到場參與人員:30人 伊塔洛•卡爾維諾(Italo Calvino,1923-1985),意大利當代作家。于198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提名,卻因于當年猝然去世而與該獎失之交臂。但其人其作早已在意大利文學界乃至世界文學界產(chǎn)生巨大影響。 王小波、蘇童、阿城是他的忠實粉絲。
u=1466788706,353188658&fm=26&gp=樹上.jpg (67.6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48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0-11-18 22:29 上傳
內(nèi)容簡介
柯希莫成長在一個典型的老式家庭之中,父親是伯爵,母親是將軍,父母對兒女嚴加管教的同時缺少關愛,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之中,柯希莫逐漸形成了叛逆的性格,因反對姐姐對動物的殘害而拒食蝸牛,被父親怒斥,從而爬上了樹開始了遠離地面的生活。自12歲爬上樹之后,一方面,柯希莫逐漸適應了樹上的生活,他將狩獵得來的動物皮毛做成衣服,在樹上搭建舒適的房屋、引流泉水來解決自己的飲用水問題,與動物們協(xié)商獲取食物……超乎尋常的生存智慧使柯希莫成為翁布羅薩的傳奇人物;另一方面,柯希莫在一次次歷險之中鍛煉了強健的體魄與異乎尋常的生存能力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樹上的柯希莫并未放棄對愛情的追求,柯希莫的戀人名為薇莪拉,與柯希莫相似的是薇莪拉也出生在一個貴族家庭,家庭中的繁文縟節(jié)使薇莪拉備感束縛,她拋棄道德的枷鎖與家庭的制約大膽地追尋真愛,與柯希莫共同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。但最終薇莪拉遠嫁印度,柯希莫回歸了孤獨,在孤獨中柯希莫迅速衰老,而薇莪拉則在遙遠的印度日夜思念翁布羅薩森林中的柯希莫。
作品評價
作家蘇童:讀者們大概都明白一個不肯離開樹頂?shù)纳倌晟砩想[藏著巨大的哲學意味,但每個人也都為卡爾維諾驚世的才華捏了一把汗,他怎么讓這出戲唱完呢……大家都明白,柯希莫下樹,小說也該結(jié)束了,然而卡爾維諾不讓柯希莫下來,柯希莫就不下來。 山東大學比較文學研究員宋祥玉:卡爾維諾的《樹上的男爵》以輕松的語言與形象指示了現(xiàn)實世界中的缺憾,追尋更高的完整性,體現(xiàn)了小說風格的輕逸之美,可以說他在完成輕松敘事的同時完成了一部融童話、現(xiàn)實、哲理于一體輝煌篇章。
主旨探討
《樹上的男爵》對有關生存的自由狀態(tài)的可能性做出了大膽假設和深刻思考?柧S諾虛設一種想象的世界去否定現(xiàn)有的世界狀態(tài),是用不可能去對抗現(xiàn)實的存在,這就是卡爾維諾獨特大膽的文學造詣。 個體自由在《樹上的男爵》中是逃避了功利卻合乎內(nèi)心的存在。但是柯希莫在樹上找尋心靈歸屬,獲得詩意地棲居,這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是難以實現(xiàn)的,因此,人類在尋求精神自由和整體幸福的道路上仍需做出不懈努力。 作為小說主人公的柯希莫沒有任何非凡的天賦,但是,他卻在這里度過了異乎尋常的、自由的一生。他的存在與身份、名譽、財富等外在形式無關,而似乎只與一種堅定的信念有關。在這里他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存在方式,并因此不再被人強求、控制和干擾。在樹上的視角里,柯希莫對于人間生活的俯瞰盡收眼底。柯希莫看到,現(xiàn)實世界的每個人都在自己短暫存在的時間維度里,重復和模仿著不同的身份和人生軌跡。
駱老師介紹了作者生平及著作內(nèi)容及特色。 接下來是書友們精彩的分享。
01 靈魂只能獨行 文/詠櫻
許多年來,我為一些連自己都解釋不清的理想活著,但是我做了一件好事,生活在樹上。---柯西莫。這句柯希莫與安德烈親王的對話,清楚地解釋了柯西莫的執(zhí)著與堅持。
童年的柯希莫因拒食熱衷黑暗料理的姐姐的一盆蝸牛而爬上了樹,從此再也沒有下到地面上來生活。這個特立獨行的人,讓我看到了生命中的另一種堅持,一種飽滿的孤獨、一種奮勇的抗爭,一種匪夷所思的、脫離世俗的生活態(tài)度。作者卡爾維諾用飽含熱情的文字塑造了一個與世俗格格不入的人,讓我心生敬意。
合上書,我想到的第一點是,柯希莫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,因為他獨辟蹊徑,走了一條常人無法走的路,他是一個敢于吃螃蟹的勇敢者。所有在地上生活的人,都被許多的制度和法規(guī)約束著,然而,他卻從這個圈子中跳了出來,成了一個“生活在樹上的人”。在樹上,他建立了屬于自己的王國,保持著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。在樹上,他看見了一個比在地面看到的更大的世界。他關心農(nóng)事、關心森林、打敗狼群、指揮戰(zhàn)爭……他進行大量的閱讀和哲理的反思,從而更加堅定執(zhí)著于自己的人生之路。最后,他選擇了被熱氣球帶走的方式,離開這個他眷戀的世界。
在他的紀念碑上,刻著這幾個字:“柯希莫 皮奧瓦斯科 迪 隆多——生活在樹上——始終熱愛大地——升入天空。”這個墓志銘,精確地概括了他的一生,讓人覺得有意思的是,一個始終熱愛大地的人,卻一直生活在樹上。他追求的是什么?無非是自由、距離和理想。
裴多菲說“生命誠可貴,愛情價更高,若為自由故,兩者皆可拋”;钤趬m世的人,心中對自由和理想總是充滿向往,但是,我們并沒有逃離大眾的勇氣,我們墨守成規(guī),不敢對規(guī)則說不;我們依戀溫暖的床、熱鬧的煙火,仿佛在這里,我們可以找到一個安樂窩。而事實是,我們確實有了一個安樂窩,可是,我們卻丟失了自己獨立的靈魂。
周國平說:“靈魂只能獨行。”這句話聽起來有些悲哀,卻也真正解讀出世間無數(shù)像科西莫一樣“固執(zhí)”地堅守著自己的信仰的人的偉大與崇高。年輕的時候,我們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,我們像一塊有棱角的石頭,擁有過勇敢的、堅決的信念。后來,我們的棱角被世俗的觀念磨平了,我們漸漸泯然于大眾,心中堅守的東西越來越少。越是混跡人群,內(nèi)心越是孤獨。
科西莫身上最讓人欽佩的是他追隨內(nèi)心,無問西東。他沒有按照一條既定的路子來走,沒有向父親妥協(xié)回到張燈結(jié)彩的、開著熱鬧舞會的家庭,沒有因為世人的評論而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自由。他始終堅持作為一個獨立的、完整的人存活在充滿喧囂的土地上,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。
而正因為他選擇了非傳統(tǒng)的路線,他變得孤獨,沒有人能理解他生活在樹上的古怪行為。但是,他的弟弟終于在他生病的時候給了他一個中肯的評價:“只有像他那樣身體力行地去體驗,只有像他那樣一生到死都堅持我行我素的人,才能給大家做出奉獻!毕啾扔趬m世中的蕓蕓眾生,一顆孤獨的、不肯妥協(xié)的靈魂更值得被尊重。
叔本華在《生活的智慧》一書中寫道:“一個人,要么庸俗,要么孤獨!被钤趬m世,只有經(jīng)歷了靈魂的獨行,才可以看到獨特的風景,才會明白生活的真諦。我享受靈魂的獨行,因為只有在這個時候,我才感到自己是自由的生命個體,可以不受約束地思想和表達。 浸染在紅塵中,我們看慣了世間百態(tài)、人間涼薄。繁冗的體制內(nèi)的種種枷鎖讓我們煩不勝煩卻又無可奈何,我們是非自由的人,我們管自己的妥協(xié)叫作成熟,我們放棄了自己最寶貴的東西:真誠。我們開始說著言不由衷的話,做著自己不熱愛不喜歡的事情。我們迷失了自己,將自己的靈魂交了出去,當有一天,靈魂回來了,卻早已經(jīng)變得面目全非。
在書中,別人問柯希莫,你為什么要堅持這個奇怪的誓言,如此倔強地拒絕下樹呢?他回答道:“人要想看清楚世界,就要與它保持一定的距離!
有些時候,我們太急于融入這個世界被別人肯定,反而看不清這個世界。我們要做的是,時刻與塵世保持必要的距離,擁有獨立的人格和判斷,做一個真正有思想的人。在任何時代,思想都是最重要的,它使我們與別人區(qū)別開來,擁有自己獨立的標簽。
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,我選擇做一座有著豐富色彩和叢林的孤島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