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民健康素養(yǎng)66條(連載) 第四條:無償獻血,助人利己。 核心知識 (1)無償獻血利國、利己、利家人。 (2)適量獻血是安全、無害的。 (3)健康成年人,每次獻血量一般為200~400 毫升,兩次間隔期不少于6 個月。 健康行為 (1)18 至55 周歲的健康公民都可以自愿獻血。 (2) 在獻血前一天晚上請保持良好的睡眠,不要喝酒、熬夜。 (3) 不要空腹獻血,早餐吃些清淡食物,如稀飯、饅頭、面包、雞蛋等。 (4) 遇感冒、發(fā)燒、腹瀉、服用藥物等,或女性例假期間暫緩獻血。 第五條:每個人都應當關愛、幫助、不歧視病殘人員。 核心知識 (1)關愛和幫助病殘人員,是人類文明的表現(xiàn), 也是經(jīng)濟社會發(fā)展的需要。 (2)艾滋病和乙肝病毒攜帶者、精神障礙患者和殘疾人,應得到人們的理解、關愛和幫助。 健康行為 (1)在生活、工作和學習中,接納艾滋病和乙肝等感染者,不要歧視。 (2)正確對待精神障礙患者,積極幫助他們回歸家庭、社區(qū)和社會。 (3)關愛并幫助病殘人員樹立信心,建立自強不息的精神。 第六條:定期進行健康體檢。 核心知識 (1)定期健康體檢,可了解身體健康狀況,及早發(fā)現(xiàn)健康問題和疾病。 (2)有針對性地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,可減少健康危險因素。 健康行為 (1)選擇正規(guī)的醫(yī)院進行健康體檢。 (2)對檢查中發(fā)現(xiàn)的健康問題和疾病,應及時就醫(yī)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