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樓主
蛋白質(zhì)就像身體的“全能維修工”——肌肉生長要靠它“搭框架”,運動后肌肉微小損傷要靠它“修補(bǔ)”,免疫細(xì)胞對抗細(xì)菌病毒、身體合成激素(比如調(diào)節(jié)血糖的胰島素),甚至頭發(fā)、指甲的生長,都離不開它。
241f95cad1c8a786abbd9db41b34333171cf50bb.webp.png (537.3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5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5-8-18 11:28 上傳
但很多人要么“補(bǔ)得不夠”(比如中老年人、素食者),要么“瞎補(bǔ)”(比如天天喝蛋白粉卻吃不下正餐),其實搞懂4件事,就能科學(xué)補(bǔ)蛋白,不浪費也不踩雷。
一、先搞清楚:你需要特意補(bǔ)嗎?
不是所有人都要額外買蛋白粉、多吃肉,這幾類人得重點留意“別吃少了”:
• 愛運動的人:不管是練健身增肌,還是常跑步、打球,運動后肌肉會有“微小傷口”,蛋白質(zhì)能幫傷口愈合,讓肌肉長得更結(jié)實,還能減少運動后肌肉流失(比如跑完步腿不那么酸)。
• 中老年人:過了30歲,肌肉會悄悄“掉秤”,每年少1%-2%;到了60歲,流失速度會更快,這就是為啥有些老人走兩步就累、容易摔跤。吃夠蛋白質(zhì),能延緩肌肉流失,讓手腳更有力氣。
• 吃素食的人:植物里的蛋白質(zhì)(比如米飯、蔬菜里的),單獨吃時“營養(yǎng)不全面”,比如只吃米飯,蛋白質(zhì)里缺一種叫“賴氨酸”的關(guān)鍵成分;只吃豆子,又缺“蛋氨酸”。所以得搭配著吃(比如豆腐配米飯、豆子煮饅頭、花生拌面條),兩種食物互補(bǔ),蛋白質(zhì)才夠用。
• 特殊情況人群:剛做完手術(shù)的人,身體修復(fù)需要更多蛋白質(zhì);懷孕、喂奶的女性,要給寶寶提供營養(yǎng),蛋白質(zhì)需求會增加;還有生病沒胃口、吃不下飯的人,也容易缺蛋白,這些情況最好先問醫(yī)生或營養(yǎng)師,再調(diào)整飲食。
• 普通年輕人/上班族:如果每天能正常吃1-2個雞蛋、喝1杯奶、吃1塊肉,基本不用特意補(bǔ),別餓著就行。
二、每天吃多少?按體重算,簡單不費腦
不用記復(fù)雜公式,按自己的體重來算,一看就懂:
• 普通健康人:每天每公斤體重吃0.8-1.0克。比如你體重60公斤,每天吃48-60克就夠了(換算成食物:大概1個雞蛋+1杯200毫升的牛奶+1塊手掌大的雞胸肉+半塊豆腐,再加上主食里的蛋白,就差不多了)。
• 運動健身人群:可以多吃點,每天每公斤體重吃1.2-2.0克。還是60公斤的話,每天需要72-120克(比如比普通人多1個雞蛋、多喝1杯牛奶,或者加1小把堅果)。
• 中老年人:比普通人多一點,每天每公斤體重吃1.0-1.2克。60公斤的老人,每天吃60-72克,比如早餐加個雞蛋,午餐多吃幾口魚肉,就能滿足。
6d34f55eec8a713446b12ba3608af7a1.jpg (601.9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4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5-8-18 11:27 上傳
注意:別按“感覺”吃,比如覺得“我練健身,就得頓頓吃一大塊牛排”,吃多了反而沒用。
三、吃什么補(bǔ)?優(yōu)先選“好吸收、有營養(yǎng)”的
補(bǔ)蛋白質(zhì)不是“越多越好”,選對來源更重要。天然食物里的蛋白質(zhì),除了能補(bǔ)蛋白,還帶了維生素、礦物質(zhì)這些“額外營養(yǎng)”,比單吃蛋白粉強(qiáng)多了,主要分兩類:
• 動物蛋白(吸收快、營養(yǎng)全):
◦ 瘦肉:首選雞胸肉(脂肪少、蛋白純,水煮、煎都方便)、魚肉(尤其是三文魚、鱈魚,不僅蛋白好,還含Omega-3,對心臟好)、瘦牛肉(補(bǔ)鐵,適合容易貧血的人)、瘦豬肉(別選五花肉,太肥)。
◦ 蛋奶:雞蛋是“全營養(yǎng)冠軍”,1個雞蛋約含6-7克蛋白,蛋黃里還有維生素A、D和卵磷脂,別扔蛋黃;牛奶、無糖酸奶(選原味的,少加糖)方便,早餐或加餐喝一杯,還能補(bǔ)鈣。
◦ 魚蝦:除了魚肉,蝦、扇貝這些海鮮也是優(yōu)質(zhì)蛋白,脂肪低,比如100克蝦約含18克蛋白,比雞胸肉還高一點。
• 植物蛋白(要搭配,才夠勁):
◦ 豆制品:黃豆、黑豆是“植物蛋白之王”,磨成豆?jié){、做成豆腐、豆干,蛋白含量高還好吸收,比如100克豆腐約含8-10克蛋白,素食者可以多吃。
◦ 堅果和雜糧:杏仁、核桃、花生(每天抓一把,約20-30克,別吃太多,脂肪也高)、藜麥(唯一含“完整氨基酸”的谷物,煮米飯時加一把,能補(bǔ)點蛋白)、鷹嘴豆(做沙拉、煮粥都合適)。
u=2185726307,3089426891&fm=253&fmt=auto&app=138&f=JPEG.webp.png (749.5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4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5-8-18 11:25 上傳
四、這些坑別踩!很多人都中招
1. “蛋白粉比吃飯好,喝了就能長肌肉”:錯!蛋白粉只是“補(bǔ)充劑”,不是“替代品”。比如1杯蛋白粉只有蛋白質(zhì),而1塊雞胸肉除了蛋白,還有維生素B6、硒這些營養(yǎng)素;1個雞蛋的營養(yǎng),更是蛋白粉比不了的。只有兩種情況適合喝蛋白粉:一是運動量大,吃不下那么多肉蛋奶;二是沒胃口吃飯(比如老人、術(shù)后患者),靠蛋白粉臨時補(bǔ)一補(bǔ)。
2. “蛋白質(zhì)越多,肌肉長得越快”:比如60公斤的人,每天吃超過130克蛋白(差不多3塊手掌大的雞胸肉+2個雞蛋+2杯牛奶),多余的蛋白身體用不完,要么變成脂肪儲存在肚子上,要么加重腎臟負(fù)擔(dān)(腎臟要代謝多余的蛋白),反而傷身體。
3. “只吃蛋白質(zhì)能減肥,蔬菜主食都不用吃”:蛋白質(zhì)確實比碳水、脂肪頂餓,能幫控制食欲,但長期只吃雞肉、雞蛋,不吃蔬菜、米飯,會缺膳食纖維(容易便秘)、維生素C(免疫力下降),還會因為飲食太單調(diào),根本堅持不下去,一旦恢復(fù)正常吃,體重很容易反彈。
4. “吃蛋白不吃蛋黃,更健康”:很多人覺得蛋黃膽固醇高,其實現(xiàn)在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普通人每天吃1個蛋黃,不會影響血脂,反而蛋黃里的卵磷脂、維生素A,對大腦和眼睛都好,別浪費。
veer-438434550.jpg (704.51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4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5-8-18 11:28 上傳
總結(jié):補(bǔ)蛋白質(zhì)的核心就3點
1. 優(yōu)先靠吃飯補(bǔ):別一上來就買蛋白粉,把“肉+蛋+奶+豆制品”搭配到三餐里,比如早餐“雞蛋+牛奶+全麥面包”,午餐“雞胸肉+豆腐+蔬菜”,基本夠了。
2. 按需求調(diào)整量:運動多、年紀(jì)大、吃素,就多吃點;不運動、飲食正常,別瞎加量。
3. 拒絕“極端化”:不缺蛋白不用特意補(bǔ),補(bǔ)多了也沒用,均衡吃飯(有肉有菜有主食),才是最健康的方式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