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樓主
本網訊 “這樣的培訓真好,我學到了技術,還得到了小額信貸扶持資金5萬元。有錢又有技術,自己再勤勞點,肯定能脫貧致富!苯,沿山鎮(zhèn)危家窠村貧困戶彭紹忠告訴筆者,通過‘雨露計劃’培訓,他今年種植了9畝竹蓀,預計年可增收10多萬元。
“雨露計劃”是國務院扶貧辦為加快貧困農民脫貧致富步伐,直接面向扶貧對象開展“集中培訓、作用到人”的專項扶貧措施。市扶貧辦把“雨露計劃”培訓作為抓手,不僅突出貧困戶個體的技術需求,還把企業(yè)需求與貧困戶發(fā)展產業(yè)需求嫁接起來,整合全市資源,堅持技術培訓與現場觀摩相結合,從課程篩選、培訓方式、技術應用等環(huán)節(jié),為貧困戶提供最適合的培訓,從而促進貧困戶增收脫貧。
彭紹忠是去年10月參加了市扶貧辦舉辦的食用菌技術培訓,不僅學到了竹蓀的栽培技術,還了解到了貧困戶發(fā)展產業(yè)的扶持政策,讓他對脫貧致富更有了信心。與他同期的學員水北鎮(zhèn)二都村嶺下組的村民肖榮云,參加培訓后,也申請到了5萬元的小額信貸扶貧資金,今年他把種植黑木耳規(guī)模由原來的1萬袋擴大到3.5萬袋,預計純收入可達5萬元以上。
通過“企業(yè)+培訓+貧困戶”,市扶貧辦還把“雨露計劃”培訓與優(yōu)質企業(yè)發(fā)展規(guī)劃結合起來。如福建美菰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其生產的植物抗菌劑,原料從互葉百千層(澳洲茶樹)進行提取,一年種植多年收獲,畝產值達3000-5000元,并且擁有一套模式化豐產種植技術,非常適合貧困戶生產。今年5月18日至19日,市扶貧辦就在肖家坊鎮(zhèn)舉辦互葉白千層(澳洲茶樹)種植培訓,主動報名參加的貧困戶達43人。期間,還專門開設手工皂制作培訓,該工藝簡單易學,企業(yè)不僅提供制作原料且包收購,可使部分貧困戶在勞動能力不足的情況下,仍可增加收入。
據統計,2016年以來,我市已建立南武夷藥博園、綠農食用菌、洪墩華富蔬菜合作社、進士茶樹良種合作社、澳洲茶樹種植等5個實訓基地;舉辦了9期“雨露計劃”培訓,參訓人員430人,其中享受小額信貸扶持資金20人,取得小額貸款累計72.8萬元,已發(fā)展竹蓀、黑木耳、煙葉、茶葉、肉羊等多種產業(yè)項目。(邵富平)
來源:邵武新聞網 |
|